(网经社讯)11月23日,港交所官网显示,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京东工业”)通过港交所聆讯。据网经社产业电商台(B2B.100EC.CN)获悉,当前,京东集团、达达集团、京东健康、京东物流及德邦股份均已上市,若京东工业顺利上市,它将成为刘强东的第六家上市公司。

京东工业的IPO历程并不顺利,这是其第四次冲击港股上市。此前公司曾于2023年3月、2024年9月、2025年3月三次递表,均因招股书有效期届满而失效。
公司的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由2022年的141亿元增至2023年的173亿元,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204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.1%。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增至103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8.9%。在收入结构方面,京东工业的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主要为商品销售、服务收入。2022-2024年,商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9亿元、161亿元、192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21.7%;服务收入均稳定在约12亿元。

毛利率方面,京东工业的综合毛利率在2022-2024年呈现"微降后企稳"态势,分别为18.0%、16.1%、16.2%,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8.6%。分业务来看,商品收入毛利率从2022年的11%逐步优化,2024年提升至11.3%,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13.3%;服务收入毛利率则保持高位,2022-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92.9%、97%、94.1%及93.5%。综合毛利率的回升,主要得益于商品收入毛利率的显著改善,其背后是公司采购效率提升与供应商网络优化的双重驱动。
京东工业的财务表现显示其已实现盈利逆转,进入稳定增长阶段。2022年,公司仍处于培育期,录得净亏损13亿元;2023年扭亏为盈,净利润为480万元;2024年更是迎来质的飞跃——净利润增至7.6亿元,同比暴增1586%;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.5亿元,同比增长55.2%。

从资产负债表看,截至2025年6月30日,京东工业流动资产总额131.72亿元,其中存货占比9.5%,而流动负债总额达132.6亿元,流动负债净额显现,资产流动性仍待改善。此外,随着重点企业客户占比提升,京东工业的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扩大。2022-2025年上半年,其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4.55亿元增至11.8亿元,增幅达159.3%,且给予重点企业客户的账期普遍为30-180天,较长的回款周期加大信用风险。

尽管存在这些隐忧,京东工业的财务结构仍展现出积极改善的趋势。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109.02%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96.67%,虽然仍处于较高水平,但改善趋势明显。同时,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保持稳定,2022-2024年分别为19.75亿元、13.79亿元和12.96亿元。截至2024年末,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83.72亿元,为业务扩张提供了充足弹药 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